top of page

中学

​钟章铭整理

 

高中

一、国学社

 

北京四中国学社成立于2006年,由刘长铭校长亲自倡议成立,由国学教育专家,朱翔非先生任指导教师,以传承儒家精神血脉为宗旨。创社以来,社团讲学不辍,并组织、协助人文游学、国学夏令营、国学礼仪剧等各类国学教育活动,至今已有十年历史。

 

社团传统深厚,采用为终身社员制度,学生包括从初中到硕、博士阶层,师生间情谊深厚,在社团中找到了从生活到学习,从情感到思想的全方位支持。 

 

社团活动形式多样,包括历史、经典讲座及祭孔等,内容丰富。无论新进社员有着什么方面的兴趣与优长,都能在本社提升自我、有所收获。

 

二、选修课

 

2006年9月至2010年1月之间,朱翔非先生以传道热忱在四中共开设七门国学选修课,将纯正的儒家带到四中来。其大致分三类:一曰国学概论,针对高中生特点,展现儒门之精神;二曰儒学与现代生活,以「起而行」警策诸生,展现儒学不落空疏的本色;三曰儒家经典,直切心性修养工夫,引导诸生直接先贤。

 

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之间,先生因工作无暇承担授课任务,选修课暂时中断。

 

2013年至今,除2014年秋因故中断外,一代代学长学姐承担起选修课重任,延续了国学课传统,在选修课课堂上承担起为高中生们讲授儒学的责任,给课程以形而上的高度。

 

三、游学

 

先生及学长学姐们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共六次四中人文游学活动中显扬儒者之风,并通过这种形式在师生中扫除习见,还历史以真相,访先贤以敬意。

 

先生或以讲座的方式,或以直接的参与影响着同行的师生们。第一次游学活动中,先生行大礼于二程夫子墓前,震撼了师生,「诸生咸敬之」。第二次北京游学,先生为师生做了明代人文精神的讲座。第四次台湾之行前,先生为师生做台湾国学发展的讲座。第五次江南之旅,先生拜祭阳明,诸生效法,讲解江南忠义,传递人文精神。第五次福建之行,先生随队同行一日,删润《祭朱子文》。第六次,先生在行前做《中原人物》讲座。王舒墨等学长再祭二程夫子。

 

先生与学长学姐们以儒者之风浸润人文游学,为人文游学活动注入了真正的人文精神。成为儒学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。

初中

一、国学社

 

2012年10月底,段昊坤、王兆珅、张为三位工作室志愿者多次赴初中部着手社团组建工作。确立了工作室成员与初中部国学老师合作管理社团的模式。11月2日,初中国学社招新活动结束,并于12日举办第一次活动,此后活动皆以工作室志愿者举办讲座的形式开展。

 

并在寒暑假期间,协助举办游学活动,行前讲座。2013至2015年,国学社因人手短缺,暂停活动。2015年后复社,至今活动皆由工作室志愿者主要参与,传递国学的精神,种下人性温暖的种子。

 

二、选修课

 

初中国学选修课于2006年10月开展,朱翔非先生在初中生中开讲《弟子规》、《三字经》等,突出了其真正与道相接的精神,「文化遗嘱」的意义。同时参以历史的教学,引导学生摆脱自矜,走到学习历史正大的道路上来。2008年,「孔阳读经法」普及至初中部,为同学们接受。2010年后,因先生工作原因,国学课转由初中部李雄老师负责。

 

三、游学

 

游学活动主要由四中初中部国学社与四中初中部举办。在2012年11月下旬游览江南,2013年暑假游览了西北。

 

在游学过程中,工作室志愿者们全程参与,在游学前以讲座形式铺垫,在游学过程中讲述名胜背后的历史,传递古人的精神血脉。触处都是学问,都是思慕,都是致意。同学们被一种历史与人文精神的氛围包裹、感染,几天的时间,上了一堂传统文化的大课。

 

游学活动影响了一批当年的初中生,使他们内心对民族精神、民族文化升起认同,对自身修养能有一定追求。令人欣慰!

 

四、礼仪剧

 

国学礼仪剧的设想从先生发端,至2012年开始,成长了的学友们逐渐承担起国学社工作。在2013年,先生在云门舞集的触动下提出「要把礼仪剧做成大陆的云门舞集」,意在传递出真正的中华文化与其内在的人文精神。

 

在先生的整体构想下,策划案得以形成,又经与中国戏曲学院刘小军老师开会商讨决定,由工作室负责礼仪剧全部工作,戏曲学院负责导演工作,北京四中负责演员和后勤。在参与编排的过程中,学友们做事的状态得到磨炼,至7月初排练完毕,9月28日正式演出,期间仔细打磨,精益求精。先生与学友们为此付出大量人力物力,但仍以工夫的状态投入工作之中,在工作中学习儒学不辍,展现了儒门本色。同时,礼仪剧的形式也是一种儒学传播方式上的创新。

bottom of page